台灣職場出現「淨退出」,大離職潮燒到台灣了嗎?
台灣的就業市場出現淨退出,離職人次高於到職人次,是否代表台灣也開始出現大離職潮?圖片來源freepik_Cheers雜誌提供
台灣的就業市場出現淨退出,離職人次高於到職人次,是否代表台灣也開始出現大離職潮?
讀完這篇文章,你可以學到什麼:
1.受僱員工進退到底在說什麼?幾個關鍵名詞讓你看懂主計總處的報告。
2.疫情對各階層的工作人影響不同,愈專精的職人愈容易換工作。
3.與其說大離職潮,不如講再定位潮,工作人得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職涯之路。
行政院主計總處9月29日公布2020年〈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〉。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影響,台灣受僱員工全年「淨退出」2萬1,000人次,是繼1990年金融海嘯11年後,再度出現離職人次高於就業人次的少見情況。
鏡頭先轉往地球另一端的美國,因為疫情影響,美國正處「大離職潮」(Great Resignation)。大量工作人自願離職,另謀高就。職場專家認為成因有二:
1.疫情讓許多人丟了飯碗,有穩定收入的人本來不敢輕舉妄動,但美國疫情一拖再拖,許多人已經超過忍耐限度。
2.因為遠距工作(WFH)成為新常態,許多不必本人親自到班的職缺紛紛出現。這讓不少上班族拿回就業自主權,可以換到自己想要的公司或職位。
再轉回台灣,那麼,台灣的「受僱員工淨退出」是否代表台灣也開始出現大離職潮?
先從幾個名詞開始解釋。
依照勞動部定義,「受僱員工進退人數」是「進入及退出工作之受僱員工人數」。
簡言之,¬「進入」就是一般所說的找到工作,而且開始上班、領到薪水。「進入」分為3類,分別是「新進」、¬「召回」,與「其他」。
新進就是字面上的意思,一家公司新聘的人就是新進。召回則是原本離職或停薪的人,再度回到老東家。其他,包括集團內部子公司的互調,以及因為兵役而留職停薪的人。
「退出」則是主動「辭職」,被動「解僱」,屆齡「退休」,與「其他」像是升學、出國、死亡、身障等。
因此,當職場進入人次大於退出人次時,稱為「淨進入」。退出人次多於進入人次,稱為「淨退出」。
台灣也會有大離職潮嗎?不見得
台灣是否符合美國的標準,出現大離職潮?答案是否定的。
因為近9年來的退出人次都在200萬上下,2020年雖然稍高,但是也才比2019年多了2萬2,000人次。
淨退出的情況之所以發生,是因為在疫情下,企業聘僱人次較前一年減少0.10個百分點,所以才會發生少有的淨退出。
但雇主也別安心,因為現在的員工愈來愈會選。
不過,主計總處的報告也凸顯兩大重點:
1.熟齡職人愈來愈多。
受僱員工年齡逐年提高,2020年受僱員工平均年齡為40.3歲,較2012年增加1.3歲。2020年45歲以上的職人占33.4%,持續增加,較2012年增加3.8個百分點;25〜44歲者占58.0%,持續減少,較2012年減少4.2個百分點。
2.工作不到一年的大學畢業生,離職率最高。
退出員工的年資,未滿一年者占41.9%,與2012年之後的均值42%差不多。但離職率與教育程度呈現U型相關,大學學歷流動率為3.06%,幾乎兩倍於高中或專科學歷者,但研究所畢業者的流動率則略降至2.62%。
工作機會變多了,離職率卻也隨之提高
近10年來的趨勢非常明顯,愈來愈多年輕、高學歷的工作者,對公司一旦不滿意,就會選擇走人。以前,一份工作做一輩子的情況,早已成為歷史。
美國大離職潮造成的陷阱,台灣工作者也該警惕。
美國的大離職潮下,固然工作機會變多,離職率變高,但是其間的「不均」問題愈來愈明顯。
就業機會分布不均,特別是在學歷、專業與收入上,強者愈強、弱者愈弱。
能夠換跑道、遠距工作的職缺,多半是高學歷、高能力、高收入。低階工作者的選擇相對有限,頂多能選擇工作較有彈性的公司。
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(UCLA)的安德森管理學院(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)就發現,物流、倉儲等產業的就業機會明顯增加、達5.4%,其次是住宿與醫療增加5.3%。
但這些職缺卻都是第一線工作人員,面臨疫情的威脅,工作風險顯著升高。
《Fast Company》的〈不是大離職潮,而是大定位潮〉(It’s not the ‘Great Resignation’ but the ‘Great Reprioritization’)一文中明白指出:
工作機會增加,雖然代表工作者的選擇更多,但自己也要更清楚定位。這份工作邀約到底是短期打工,還是長遠發展?
另外,自己的能力到底勝不勝任?如果想要爬得更高、領得更多,也得付出相對努力,培養自己的專業。
畢竟,進進出出是一時的,職涯規劃卻是長久的。不管有沒有疫情,這點都不會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