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工作質量 為魅力男聲加分
人稱「德仔」的賈培德是廣告配音員,是台灣少數靠「聲音」維生的從業人員,這個你一定聽過的魅力男聲,就是最佳個人品牌。而他對於工作的堅持和其他身分的養分,更讓這個品牌發光發熱。
撰文◎Career就業情報 胡乃云
看過金馬獎現場轉播的觀眾,一定對這個聲音印象深刻:「最佳男主角,入圍的有:……」,它除了在入圍VCR中出現,還是典禮環節的串場旁白,而這個聲音的主人,是典禮司儀賈培德,人稱「德仔」。
德仔的主業其實是廣告配音員,入行20年的他已配過無數旁白,舉凡電視廣告、廣播廣告、電視節目旁白、有聲書、微電影、紀錄片、電話語音、手機加值服務語音、電玩遊戲語音等,都是他的配音範圍。
從公視《誰來晚餐》的歡樂或哀傷、《大學生了沒》的青春與活力,到《超級偶像》的大器磅礡、《綜藝大集合》的搞怪無厘頭,都由德仔一人包辦,這個魅力男聲已是最好的個人品牌;而德仔對於工作的要求和堅持,更讓他的品牌加分許多。
從小愛玩聲音 玩到把興趣變工作
22歲時,德仔在中央社當編播,他錄的語音角色demo被當時已是廣告配音員的同事周震宇聽到,就此展開他的配音員生涯,出乎意料地,德仔很快就上手,第一個月就可以靠配音維生。
德仔是同輩6、7位配音員中,少數未受過經紀公司培養或配音班訓練的配音員。能在這樣的前提下達到配音員的聲音表現水準,除了父親出身講得一口標準國語的中國內蒙古赤峰市,母親在須接受嚴格正音和表演訓練的國防部藝工總隊任職,德仔歸功於自己從小就愛揣摩各種聲音變化。
「大家都說對配音有興趣,但都等到參加配音班或跟班時才練。我從小就對聲音表現有興趣,大概4、5歲開始玩聲音,嘗試唸各種不同風格的文稿,然後學各種廣告類型或情緒表現。」德仔說,舉凡報紙新聞、廣告文案、文言文、小說、電視廣告,都成了他的練習題材,練著、練著,沒想到就練到業界標準,成為未經正規訓練就直接入行的廣告配音員。
不斷淬鍊專業 說服客戶共同維護語言文化
入行20年,德仔發現自己的發聲技巧愈發進步,能用比以往省力的方式發聲,卻達到類似的聲音效果,「經驗累積會改變技術和能力,身體也會自然尋找最舒服且有效的發音方式。」
德仔舉促銷廣告為例,錄製時須發出高音,20多歲的他常用喉音來製造嘹亮的效果,但後來他改用半假音,其介於實音的壓迫感與假音的虛浮間,卻能有一定的亮度和穿透力,能讓他在較不傷喉嚨的情況下完成類似的聲音表現。
此外,像是如何使用胸腔共鳴發出低音,如何使用滾喉音壓出尾音做結尾,如何降Key卻不會聽來太扁,如何使用不傷喉嚨的方式嘶吼等,都是他在配音過程中慢慢摸索、練習出來的。「我現在配音和20年前有很大的不同,但那不是刻意為之,而是不斷重複實作、演練、實作、演練,很自然地就百鍊成鋼。」
除了經驗累積造就德仔的聲音專業,德仔也在配音過程中盡力維護語言文化。比如說遇到下載的「載」被錯唸為三聲,油「炸」的炸被錯唸為四聲,德仔就會和客戶溝通,希望使用正確的發音錄製。
「這些錯誤發音會影響語言的正常使用,一旦長期混用,就必須看上下文,才知道是講爆炸的炸還是油炸的炸。這是一種語言退化,從聲音工作者的角度來看是很可惜的。」德仔解釋。
專業可再進化 斜槓身分觸類旁通
德仔自認是個普通的廣告配音員,論起專業能力、收入水準和業界名聲,自己和同輩的6、7位從業人員都差不多。他笑說,若要說有不同,就是他當過金曲獎、金鐘獎、金馬獎三金頒獎典禮的司儀。
典禮司儀的工作要在流程內順暢地唸稿,而有了幾次經驗後,德仔發現自己可以把工作升級──除了控制流程,也做主持人不在場時的暖場者與意外發生時的救援者,「所以我還必須熟悉典禮各個環節,如這時誰該出來、誰該下台、怎麼轉場,我都要非常清楚,才能在意外出現時做出反應。」此外,他也需要接觸場地安排,如後台在什麼位置、有什麼器材,以及如何和導播溝通、如何轉場。
德仔說,這些都不是司儀的工作項目,但他希望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精益求精,「因為這是我的工作,我會希望它更有尊嚴,更滿足於自己的成果,被賦予成就感和價值,被認可自己很專業。」
而除了廣告配音員和典禮司儀外,德仔還當過3個廣播電台的節目主持人、劇場演員,並持續投入辯論事務、關注公共與文化議題。這些斜槓身分,也為他的配音工作帶來不少養分。
德仔說,臨機應變、即時讀稿和抗壓性是當廣播DJ的收穫,而這些恰巧也是三金典禮司儀需要的能力;而劇場表演經驗也為他的配音工作加分,特別是唸對話稿時能快速進入角色。所以他鼓勵有志成為配音員的人先培養基礎表演能力,這對於聲音表現十分有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