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色轉型,企業急什麼?4大關鍵原因,非轉不可
企業為什麼急著轉綠?圖片來源:unsplash_Cheers雜誌提供
蘋果啟動潔淨能源計畫、亞馬遜拚半數貨運碳排淨零、台積電掃購綠電⋯⋯,企業為什麼急著轉綠?
讀完這篇文章,你可以學到什麼:
1.受氣候變遷影響,2050年前近7成大型企業資產受高度威脅。
2.台灣最快在2023年開徵「碳費」,287家排碳大戶將成為第一波徵收對象。
3.近8成跨國企業有意在2025年前,終止與無法配合低碳轉型的供應商合作。
近來在投資市場興起的綠色投資,反映了投資人的信心,展現在跟上ESG潮流的企業韌性,在疫情中營運獲利不減、前景看好。鏡頭回到企業本身,過去,綠色轉型只是一項道德加分題,如今卻是企業的生存必修課。
根據KPMG《2021全球CEO前瞻大調查》,「環境與氣候變遷風險」已躍升CEO眼中排名第一的威脅。
2016年,在標普全球1200指數(S&P Global 1200)企業中,僅有1%設立科學化的減碳目標(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, SBTi),但截至2021年,已有近4成企業承諾加入此倡議。隨著低碳轉型加速,國際能源署(IEA)預測,2030年前將創造至少1,400萬個「綠領」職缺。
是什麼讓企業紛紛轉綠?有以下4大關鍵。
關鍵1:原物料斷鏈陷風險
標普全球估計,受氣候變遷影響,2050年之前,近7成大型企業至少有一項資產會受到高度威脅;如海平面上升、野火、乾旱、風災,更會直接危害供應鏈。
也因此,當企業意識到命脈與大自然緊密相連,便先後開始啟動綠色轉型。
以消費品大廠聯合利華(Unilever)為例,旗下擁有超過400多個品牌,包含大眾熟知的康寶、凡士林、多芬等,早在2010年,就面對水資源匱乏、耕地減少等現象,喊出要在10年內達成「100%農業原物料永續採購」的目標。
「我們希望生態是平衡的,原物料才不會受到環境的限制而斷鏈。」
聯合利華台灣香港永續發展暨企業傳播事務資深經理尤慈霞說明。
截至2020年,聯合利華的棕櫚油和茶葉皆已100%符合永續採購準則(編按:在採購的產品、服務以及供應鏈中,降低採購行為對環境造成之衝擊,對環境、社會與經濟具正面影響性)。近來,康寶更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(World Wildlife Fund, WWF)推出”The Future 50 Foods”,提倡50種人們較為陌生、但具高營養價值,並且對環境友善、能在艱困條件下生長的作物。希望藉著改造飲食文化,確保未來有源源不絕的食物原料。
而家具產業龍頭IKEA,也有相似的危機感。家具製造過程中,需要消耗大量木材和棉花,身為高碳排的製造業者,IKEA意識到地球資源的存續,會直接影響企業本身的存亡,因此成為《巴黎協定》的起草企業之一;也是推廣永續木業經營的森林管理委員會(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, FSC)的創會成員。
關鍵2:法規與銀行政策要求,不轉綠就完蛋
不過,除了少數以積極行動回應綠色轉型的企業,近年多數的企業之所以加速轉綠,關鍵在於新制訂的金融法規與政策。
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宣布推動在2050年前達成「碳中和」,台灣也是其中之一。
根據台灣金管會規定,自2023年起,資本額達20億的上市櫃公司,皆須提交「永續報告書」(Sustainability Report or ESG Report),揭露企業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,2027年前,全體上市櫃公司皆需完成溫室氣體盤查。
而自2021年底,環保署也推動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》修法,研擬「碳費」機制,預計有287家排碳大戶將成為第一波徵收對象。
除此之外,銀行也大力推動綠色金融。銀行以往在評估放貸與否時,著重於該企業的財務體質與信用狀況。如今,該筆資金對於環境和社會所衍生出的風險,也成為放貸的重要評估指標。
換言之,企業的綠色轉型進程,已和取得資金的難易度掛鉤。
以近期熱議的「永續連結貸款」(Sustainability Linked Loan, SLL)為例,企業若在永續相關指標達標,銀行便會主動調降貸款利率,反之則會升高。根據《彭博》報導,2021年美國永續連結貸款申請金額高達520億美金,相較前一年成長近300%。在台灣,如台積電、仁寶電腦、友達光電等科技大廠,也紛紛與各大銀行簽訂此類貸款,強化實踐ESG的力道。
關鍵3:不轉型,難出口
談到綠色轉型,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,更不可小看這場淨零浪潮。根據渣打集團在2021年6月公布的《零碳倒數》(Carbon Dated)調查,近8成跨國企業有意在2025年前,終止與無法配合低碳轉型的供應商的合作。
「台灣很多企業都在製造供應鏈的上游,過去一直用『成本』作為競爭優勢,現在也需要把『低碳』納為競爭力。」BCG合夥人暨董事總經理陳美融提醒。
國際大廠的減碳時程表,台灣企業也得緊跟。舉例來說,蘋果承諾在2030年前達成供應鏈和產品100%碳中和,台積電、日月光、鴻海都被點名,想坐穩在供應鏈上的地位,就要積極淨零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全台第一間加入RE100(編按:由國際氣候組織(The Climate Group)與碳揭露計畫(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,CDP)發起,加入的企業與組織須公開承諾「在2050年前達成100%使用再生能源」,並每年公開能源使用狀況)倡議的企業,並不是科技公司,而是在全球攻入62國市場的生技大廠——大江生醫。
「大概在10年前,我們就體認到『永續就是未來』,國際的要求程度只會越來越多。」大江生醫永續長黃千恬解釋。
當時,大江正與一個歐洲大型客戶接洽,發現對方在選擇合作夥伴時,特別在意公司的綠色轉型。大江在意識到轉型的必要性後,陸續成立專案小組、設立永續長與CSR委員會,並承諾提早在2030年前達成100%再生能源使用。
綠色企業的趨勢越演越烈。大江生醫在2017年加入RE100時,當時全球成員僅有87間公司,截至2021年底,已有351家公司、成長超過4倍;並且如今大江生醫有8成以上的歐美客戶,都把永續視為挑選供應商的指標。
關鍵4:抓緊永續趨勢下的商機
不過,綠色轉型不只是危機,事實上也是商機。
以大江生醫為例,看準國際接下來不只要談減碳、減塑,更要求進一步對環境產生正向影響,因此開始經營自家的曙光農場,開發「循環經濟」概念系列產品。以其中最有名的紅藜來說,去殼後的紅藜可作為主食,接著可以萃取紅藜殼的功效成分作為保健品,再將殼渣製成紅藜麵,其餘還能發酵後做成有機堆肥。
如此一來,過去被視為「無用」的副產物,翻身為兼具商業與永續價值的產品,客戶也十分買單。目前,有使用大江自產循環經濟概念的原料,在海內外客戶的滲透率已高達8成。
而聯合利華也根據內部調查觀察到,全球有6到7成的消費者,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購買具備永續概念的商品。
截至2019年,聯合利華在400多個品牌中,打造了大約35個「有使命感的品牌」——背後皆致力於解決一項社會問題。這35個品牌貢獻了聯合利華整體75%的營業額,其中77%的營業額成長,也來自這些品牌。
上述企業並非特例。根據KPMG《2021全球CEO前瞻大調查》,相較於一般企業,高成長的公司更容易看見ESG專案對於財務價值的助益。
綠色轉型已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。永續究竟是額外成本?又或是新商機?投資人的動作來看,走向綠色轉型的企業,終將在這場淨零大賽中勝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