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住元宇宙的第一代!廣達林百里:虛擬世界將由兩大勢力主導

焦點人物

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_圖片來源:黃明堂攝_Cheers雜誌提供

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_圖片來源:黃明堂攝_Cheers雜誌提供

身為一位成功的創業家,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從未停止學習跟努力。從小就很好奇的他,以工程師精神,面對社會需求,提出解方,率先從桌上型電腦進化到筆記型電腦、再到雲端、再到智慧型解決方案工具。一家企業如何找對方向、持續創新、維持領先?林百里在2022天下經濟論壇(CWEF),分享自己「企業持續創新的軌跡」,以下是演講摘要:

我是以工程師眼光來看台灣,這場疫情,台灣反而得到很多優勢。因為台灣是最安全的國家,讓國外很多人羨慕。

疫情期間,遠距的教學、購物、醫療都成為常態,大家也都逐漸習慣這種生活了。我的很多客戶們都認為,這樣的生活模式,疫後還是會繼續,電子業還是蓬勃發展。

而這些榮景,來自我們台灣有強大的研發能力跟創新能力,有個重要的位置,能繼續被世界所認同。

企業如何持續創新?我今天分享我們以前做的事,跟以後想做的事情。

從筆電到雲端的第一大

廣達成立於1988,至今33年,分成三個階段:

一、1988年:Mobile Computing(移動運算)
當時我認為運算應該是移動的工具,不是桌上的,所以我們做Notebook(筆記型電腦)。大家不相信,我們堅持了七年才有生意。

還好我們是不會被擊敗的,到現在我們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的Notebook廠商。過去有人懷疑iPad會取代筆記型電腦,沒想到疫情後發現,筆記型電腦的需求變得更多了。

二、2000年:Cloud Computing(雲端運算)
電腦運算已經不是移動的,而是放在雲端。我們在MIT學習到做雲端伺服器,那時有很多人懷疑雲端能不能用,但我們堅信不疑。

靠著雲端伺服器,廣達也是做到世界第一大。

三、2020年:Super Computing、Hyper Connectivity(超高速運算、超連結通訊)

因為台積電的7奈米、3奈米陸續出現,讓運算成本愈來愈低。後來又有5G,現在還有了6G,這些是超連結的通信。我們有了「Smart X」,做智慧運輸、智慧醫療等智慧型解決方案工具。

Z世代的元宇宙經濟

目前很熱的議題是Metaverse(元宇宙),迎向新的挑戰,我也是現買現賣。

Metaverse的關鍵科技是環境的模擬,利用AR、VR的團隊大家開會、看房子都可以模擬。Metaverse的互動將產生很多新機會、新應用,也讓大家有新的商機。

元宇宙的新經濟是什麼?聽起來好像很遠。1997~2015年生的Z世代、這群25歲以下、真正的數位原生世代,mobile first比例高達九成,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線上時間超過4小時。這讓臉書開始緊張,原本的用戶年紀大了,臉書得要趕快抓住Z世代。這些人想法是怎麼樣?

Z世代的行為趨勢可以歸納出:從「story telling說故事」演變成「story making創造故事」;從「spokespeople明星代言人」演變成「virtual humans虛擬偶像」;從「direct to consumer直接面對消費者」演變成「direct to avatar數位分身」;從「experiences體驗」演變成「massive interactive live events大型互動虛擬演出」;以及從「fast fashion快時尚」演變成「virtual fashion虛擬時尚」。

我很喜歡藝術品,有個虛擬藝術品賣了19.5億台幣,畫家完成畫作的瞬間,就取得NFT商品著作權。未來還會有很多新事物發生,很多的生活娛樂都在虛擬世界。

元宇宙將由兩大平台主導

臉書改名叫做Meta,以後會有大投資,注重在你的休閒時間,微軟的Teams則是工作時間。元宇宙就由這兩個平台分。

這是一個大趨勢,廣達也要追上。過去我們做電腦,做到輕薄、短小、省電,但現在不是你的機器有多省電、多小就好,要提出解決方案,要做更多。

我們有三階段的策略創新,從Compute到Computing到Solution,從伺服器到雲端到智慧型解決工具,向元宇宙進化。

廣達有很多BU,過去這些BU著重在產品設計、生意發展,現在不夠,為了三年、五年後的生意, 我們做很多研究。

人類的行為在改變。台灣都做代工,了解行為改變,是比較難的事。這成為我們滿重要的挑戰。

過去做輕薄短小的電腦,找到薄的零件就可以。現在卻忙著跑醫院,不是看醫生,是為了了解醫院需要的機器,因為醫生跟工程師的語言不一樣。以前是從零件生產思維出發,現在是我們要做智慧醫療,反過來看需要什麼零件。

「對過去所做的事情是個成就,對現在做的事情是責任,對未來做的事情是個使命,」我要做愛因斯坦或愛迪生嗎?這個我永遠做不到,但以前老師教的電機系知識,我有好的成績,我的使命應該也有達成了。(責任編輯:呂冠璇)


相關新聞

Back to top butt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