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用數位科技,創造人力資源價值與友善職場
如何善用數位科技優勢提升人力資源價值,並創造人性化與友善職場? 根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(以下簡稱勞安所)的研究指出,國內製造業就業人數主要分布的電子資訊與金屬機電業,普遍導入中高程度智慧自動化的生產流程,許多重視勞動價值的企業不僅將數位科技應用於提高生產力,也重視人機協作與人力資源培訓,並將數位科技應用於減少作業環境危害及改善勞動條件。
勞安所進行「數位科技對勞動市場影響研究:以製造業為例」,透過深度調查與訪問50家產業公會與企業,了解產業在科技應用樣態及人力資源管理措施。該研究顯示國內電子資訊與金屬機電產業多已具備智慧工廠能力,生產線採先進自動化排程、智慧化影像監測技術、自動化庫存管理、企業資源管理(ERP)系統等,這些智慧自動化技術帶動電機資訊類工程師的專業技能升級,例如在產線機台,透過視覺化介面進行高精密組裝與關鍵品質工序,或在中控室透過遠端操控製程或進行品管監測,同時減少產線作業員、行政人員、倉儲物流人員等基層員工工作量。
勞安所表示,為因應數位科技發展,企業可透過培訓基層技術員工適應人機協作或轉往高端職類發展,以產線組裝作業員為例,員工在機台操作的專業基礎,可加以培訓成為機台品管人員、機台維護人員;行政人員可透過數位工具操作培訓,朝採購、秘書、市調、行銷、平台客服人員等職務發展;倉儲物流人員在增加數位工具操作與設備維護技能後,便可從事管理維護自動倉儲機器、運用平台調配進出貨物物流、監管產銷平台,蒐集銷售市場情報及進行市場調研等工作。
勞安所指出,數位科技應用可降低作業環境危害及改善勞動條件。過去車輛組裝壓合的製程中,勞工暴露於高噪音、撞擊危害、噴漆重金屬危害、電銲的眼睛損害等職業傷害風險,但現在車輛製造已走向智慧化與自動化生產,已減少人員曝露在高危害作業環境中;另外,國內太陽能模組業者,透過整合無人機與紅外線感測裝置,並培訓中階技術人員操作無人機,從高空對太陽能板運作效能進行檢測,精準找出故障或是過熱的模組,大幅縮短檢修人員檢修工時及高空作業風險。
勞安所發現,國內製造生產線大多已採用省力機器設備與自動化排程,在智慧自動化設備支援下,減少了重體力與重複性工作,相較於以往促使更多女性投入製造業,且對於中高齡重返職場有所助益;另外在數位科技應用下,3K(辛苦、骯髒、危險)作業環境也大幅改善,企業於品牌形象宣傳時,可對關鍵職類及其作業環境進行介紹,將有助於吸引即將踏入職場的青年人。
在數位時代下,人力資源為企業與個人競爭力關鍵,勞安所建議企業重視員工培訓,強化其數位技能,並將數位科技應用於提升安全衛生與勞工福祉,建構良善工作環境;同時,也鼓勵勞工參加職業訓練,充實數位技能及適應新科技,提升個人競爭力。相關研究報告可於勞安所網站展示及出版中心主題區查詢,網址https://laws.ilosh.gov.tw/ioshcustom/report/report-01?id=e9f0f86e-01ac-4f48-b5f8-9f2a3624ff48。